2017年推动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十大事件”对外发布。据了解,此次评选由法制日报社联合相关法律研究机构和企业,综合网民投票推出,其中由淘宝发起的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以高票入选。
(图说:全国首例电商平台打假案入选“2017年推动中国互联网法治进程十大事件”)
2017年,淘宝状告网店店主姚某售假的侵权案件一审宣判,法院认定被告姚某的售假行为对淘宝商誉造成损害,要求被告向淘宝赔偿人民币12万元,成为全国首例公开宣判的电商平台诉售假店铺案,影响深远。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认为,这传递了依法推动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已经形成共识的舆论信号,“从阿里巴巴这几年一直在推动电子商务打假的角度来看,‘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已经形成了高度的社会共识。”
然而,线下假货产业依然打而不绝,并且已形成数个假货产业带盘踞各地。“原因正是在于假货的精神迷惑性以及不劳而获的投机意识,假货对于人们思想的毒害不亚于毒品。”孙军工指出。
孙军工根据阿里巴巴的打假实践,总结认为中国的假货产业带呈现出七大特点。第一,假货产业带分布广泛、区域性、行业性、领域性特点非常鲜明,从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广泛的流向;第二,假货的产业从业者青年人居多,80后、90后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第三,假货产业已经分布到各个产业,从鞋类、服装、箱包、保健品、数码产品,大量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第四,假货问题已扩散到线上交易的不同场景中并呈现跨平台流窜的态势,不仅传统的电商平台面临假货困扰,社交平台已成为一个新的假货洼地;第五,假货在线上线下交互隐蔽地传播已成为普遍现象;第六,假货的跨境流窜已逐渐成为趋势;第七,以知识产权流氓和刷单炒信,收取保护费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现在开始盛行。
(图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军工在发布会上发言,呼吁全民打假。)
对于上述问题,孙军工提出必须打一场治理假货的人民战争,并给出四点建议,包括加大监管和法治处罚的力度;运用数据建设,推动社会诚信;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年轻人梳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也针对打假的全民行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艳东认为,目前的打假模式以政府和公安为主,但因动力不足、容易陷入任务错位、在一线警力配置上存在错位、与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相悖等原因,必须梳理新的打假理念,“对假货要做到零容忍,做到全民打假。”
高艳东指出,首先要从舆论、立法、司法等树立造假可恶、售假可耻、用假可笑的理念;其次,打假思路一定要从政府和公安主导的打假来转向激发民间活力的全民打假模式,“消费者、企业才是打假的第一线,他们是受害者,有利益驱动,但也要从制度设计上有激励机制,让消费者有打假的动力。”
高艳东认为,要真正做到全民打假,关于假货的立法也应该进行修订。“现在的假货定罪都是以数额为标准,比如5万元、3万元,未来应实现对假货类犯罪定罪标准的多元化,并降低数额标准,实现对假货治理的严刑重罚模式,我相信能够推动假货的治理。”
此前,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曾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再次呼吁,只有全社会‘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全社会共同推动制假直接入刑,并引入惩罚性赔偿,让制售假者‘倾家荡产’,才能彻底遏制全社会的假货问题。”